面试热点:公开论薪酬一度被视为禁忌,该透明?
空热点背景事情缘于谷歌前员工EricaBaker和同事聊天时偶然聊起了工资问题,随后她建立了一个表格,把自己的工资填写到表格中并上传到谷歌内部的社交平台,引得谷歌员工纷纷上去晒自己的工资,从而导致内部同工不同酬问题浮出水面,揭露出薪酬不平等,而EricaBaker最终也不得不从谷歌离职。
其实薪酬引发的问题在中国持续不断发生,薪酬公开或保密是一个现代企业而且是一个非低薪行业存在的问题。“谷歌前员工事件”又再一次引起公众对薪酬问题的大讨论,至于该保密还是该透明,各方持不同意见。
空独家解析薪酬保密方 :
给不同来源、同样岗位的人不同的薪水是在谈判桌上劳动者话语权提升的结果。即便是谷歌,在外界看来最“不作恶”的公司,依然采取了”薪酬保密”的管理机制,国内的不少互联网公司在薪酬上更是让员工缄口不言。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员工之间互相攀比,甚至心理不平衡的现象。
薪酬公开方:
薪酬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,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现有的激励员式的方式大致有三种:其一,全员持股。员工持股作为激励机制的补充,被不少互联网公司吸收采纳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华为莫属;其二,推行“二次创业”。巨人网络算是这种模式的先行者,在公司内推行“子公司制”,即优秀的项目团队可成立子公司,与母公司共同持股、共享项目收益;其三,高薪加重奖。这是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。